实验室简介

简介

水圈科学与水利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简称:水圈国重)在原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基础上,根据科技部的要求于2023年完成重组。重组后的实验室是开展高水平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产出重大原创性成果、支撑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凝聚培养优秀创新人才及开展高水平国际合作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

实验室围绕水沙调控与流域保护问题,设立5个研究方向,分别为水圈科学、河网平台、极端暴雨与城市韧性、绿色智能建造和悬河治理,开展需求、目标、任务导向的有组织科研,带动高水平学科建设、高层次人才培养,实现“科研-学科-人才”一体化发展,力争通过十年发展建设,形成水圈引领-流域调控-水工支撑的理论体系,取得支撑黄河百年安澜的战略性、关键性和原创性成果。

实验室自批准建设以来,承担了系列国家重点任务,在重大理论创新、关键技术突破、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未来将创建水圈科学引领的气候变化与圈层相互作用下流域水沙变化预测理论,建成共创共享的原创性全球河网平台,形成极端暴雨下流域城市韧性管控优化理论与工程体系,创新绿色、低碳、智能的流域治理、保护方法与工程技术,完善全流域水沙协调的调控理论与治理技术体系。

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