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军,男,1960年4月出生,四川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水利系教授、九三学社中央人口、资源与环境委员会主任。曾任九三学社北京市第十至十一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人大第十至十二届人大代表、北京政协常委。
清华水利的理念
应该走在整个行业和社会之前
一进入周老师的办公室,周老师很热情地给我们找座位让我们坐下,并铿锵有力地给我们说水利的重要性,“中国是个非常大的国家,按照道理说,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可以不要水利部,但是中国必须需要一个水利部。你们是下一代的水利人,应该好好想想这个行业、这个学科,我们之后应该往哪个方向走。现在中央这么重视山水河流,有可能这就是我们这一行转型的一个契机,道路是很长很广的,我们应该思考这个行业到底怎么走才能走得好,好好探讨探讨。”
周老师给我们讲习总书记是非常关心山水河流的,同时带领我们回顾了人大闭幕那天习总书记的讲话,周老师认为习总书记主要讲了四点,一是要把民生放在首位,二是要把青山绿水保护好,三是强调国防建设,四是祖国统一。
“我认为总书记的理念非常好,就是过去我们老是讲发展,发展对任何一个国家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同学们想过没有,发展的界限是什么?我认为,总书记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就是我们发展的界限。也就是说,我们可能发展得特别强、特别大,但是我们一定要以不破坏环境、保持生态文明为界限。”周老师告诉我们,在今后发展过程中,如果谁能把控好这个界限,谁就可以把我们的发展空间变得很大;如果弄得不好,就可能搞得像进口洋垃圾,国家的经济还没发展起来,就没有发展空间了。周老师鼓励同学要想清楚水利系的定位,他说:“水利系,结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我们应该怎么走,我们的理念应该是走在整个行业和社会之前的。我们一定要去想这个事,过程中可能会有争论,那都没关系。举个例子来说,2015年长江修复这件问题,总书记讲话的时候就把长江修复放在压倒性位置。但是河流生态修复方面,国际上的研究都是很落后的,这里的发展空间还很大。”
周老师对同学、对水利深切的期待,是因为他对这个行业爱得很深。“作为清华水利系的同学,你们在这个行业里面要起领头羊的作用。领头羊要为国家的发展竖起一面大旗,能够让国家越走越好的大旗,这是清华学生和别的学校的学生最大的区别。国家也把清华捧在手心里,习总书记也说,清华大学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一面旗帜。我们扛着这个旗子心里感到光荣,但是更重要的是要感受到这个旗子的重量。”
我们要的是最后能拿出
比别人更创新、更有价值的东西
“河长制”、“湖长制”正在全国各地稳步落实,且取得了一定的突出成果,海晏河清也不在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周老师更是在这两个制度方面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习总书记提出河长制是对的,在我们国家体系里面,党政一把手是最有能力的,所以就让他们当河长,要他们监管这条河流。但同时中央对政府机构的调整才是最关键的:水利部的水旱灾害防治职责,整合入新组建的应急管理部;把水资源调查和确权登记管理职责,整合入新组建的自然资源部;有关农业投资项目管理职责,放到了农业农村部;流域水环境保护,放到了生态环境部。同学们是学这一行的,就更要关注到中央对部门的整改,更好的研究之后的行业政策变化。”
周老师非常鼓励同学结合水利新热点进行思考,周老师说:“习总书记非常重视海绵城市的工程。我们今后的城市建设,要更多地去增加我们的蓄水空间,提高水的利用率,甚至还会走到立法的层面,就是建筑方面要怎么样才达标。不过防洪的主体还是在流域的整体规划,如果流域整体规划做得不好,仅靠城市那一点蓄水量是远远不够的。就像武汉,充其量也就是达到亿级的调蓄空间,而长江的水量,一旦出问题是上百亿上千亿那么多。所以清华的学生考虑事情,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有些东西中间有很多很复杂的事,我们要的是最后能拿出比别人更创新、更有价值的东西。”
和周老师交谈之间,周老师对人民群众利益的关心溢于言表。“习总书记非常重视新型农田、节水环保的问题。前几天我刚去黑龙江进行了考察,可以看到农村其实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各个地方不一样,应该因地制宜,千万不能一概而论。其实很多地方都在尝试,都需要一个过程,要有资金的积累,而不能当作是一个标准化的工厂。”“我们今后,城市人口可能会占三分之二,所以用水的一些安全问题,大中城市的防洪问题,还有供水问题,就是放眼全世界也不可能有现成的模板,所以还要我们自己去探索。这些年一直在提开发与保护,但是这些年做的保护做得还不够,这是我们要提高的地方。我们的保护能力和科技能力有关,它们上去了我们的发展空间才能越大。尤其在河流保护这些方面,还有无穷大的空间,怎样把这些做好,还需要同学们动点脑筋,我觉得是可以大有所为的。”周老师鼓励对此研究方向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进一步去学习,要是真的能够拿出一些成果,即便是《Nature》、《Science》这些杂志,还是有很大窗口为同学打开,它们每一期中间一大部分都是留给地学、环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