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首页栏目 > 新闻动态 > 正文

水利系两项成果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

日期:2018-01-08

 2018年1月8日上午,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张高丽、王沪宁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李克强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会上宣读了《国务院关于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在此次奖励大会上,水利系共有两项优秀科技成果获得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金峰教授等完成的“堆石混凝土坝”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方红卫教授等完成的“泥沙、核素、温排水耦合输移关键技术及在沿海核电工程中应用”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堆石混凝土坝

主要完成人:金峰、安雪晖、周虎、刘宁、李风亮、石建军

主要完成单位:清华大学、北京华石纳固科技有限公司、南华大学




      堆石混凝土坝是清华大学金峰、安雪晖研究团队开创混凝土自流充填堆石空隙新技术路线,发明成套工艺和配套新构造,并在工程中快速推广应用的新坝型,是唯一由中国人发明,并得到国际大坝委员会认可的新坝型。堆石混凝土坝已获20余项发明专利授权,完建、在建堆石混凝土坝70余座,最大坝高90m;多部相关行业标准和国际技术文件已颁布或即将颁布;该技术在质量成本、工艺效率和节能环保等方面优势显著,还可用于堤防、基础等工程。



泥沙、核素、温排水耦合输移关键技术及在沿海核电工程中应用

主要完成人:方红卫、纪平、张红武、赵懿珺、何国建、张华庆、李孟国、袁珏、黄磊、刘晓波

主要完成单位:清华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近年来我国核电发展迅速,核电滨海式布局已经形成。但滨海地区泥沙构成复杂,运动强度大,泥沙与核素的耦合关系复杂难解。项目组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核电企业的资助下,建立了泥沙输移和床面变形过程中核素迁移转化的物理-化学过程模式,并提出基于我国不同海域特点的核电工程取排水优化布置方式,保证了核电工程的取排水安全和环境安全,并大量降低了工程投资运行成本,推动了核电行业的科技进步。



栏目类别